笔趣阁最新域名:
www.biquge85.com ,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!
“喏,反坦克地雷挡不住敌人,还有这个。
www.biquge500.com”中士从旁边的木箱里拿出一颗反坦克手雷,递给了新兵:“这是反坦克手雷,看到敌人的坦克朝你冲过来时,你可以投过去炸毁它。不过手雷出手之后,要迅速地隐蔽起来,否则会被爆炸的弹片所杀伤的。”
新兵接过手雷,仔细端详了一番,又向中士请教了手雷的使用方式,然后重新放回了木箱里。
负责防御杜博谢科沃会让站的指战员们在积极备战之际,德军在斯帕斯——柳霍夫斯基地区展开了进攻。
前几天,斯塔夫斯基和布利诺夫两人来到了这里,想亲眼看看苏军指战员是如何与敌人进行战斗的。
驻防在这里的反坦克炮兵第289团团长叶夫列缅科少校接待了两人,并专门抽调了一个警卫班,负责保护两人的安全。
但自从斯塔夫斯基来了这里之后,别的地方打得热火朝天,可是这里却是风平浪静,让斯塔夫斯基感到很是失落。特别是今天,第16集团军的不少部队从沃洛科拉姆斯克的北面,向这座被德军占领的城市发起了进攻,可是这里依旧没有任何战斗的迹象。
有那么一瞬,斯塔夫斯基觉得自己来错了地方。原本想来采访前沿指战员与敌人战斗的场景,但如今待的地方,却连战斗都没有。早知道是这样,自己就该继续留在索科夫的步兵旅,没准还能得到更多有价值的新闻素材。
见到斯塔夫斯基的表情有些异样,叶夫列缅科还关切地问:“斯塔夫斯基同志,我看您的脸色有些不对,是不是哪里不舒服,需要我让军医为您检查一下吗?”
对于叶夫列缅科的关心,斯塔夫斯基摆摆手,有气无力地说:“少校同志,您误会了,我不是哪里不舒服,而是这里始终没有战斗发生,我们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新闻素材,不免有些失落。”
“原来是这样。”搞清楚怎么回事之后,叶夫列缅科安慰斯塔夫斯基说道:“斯塔夫斯基同志,您在这里已经待了几天。虽说始终没有战事发生,但不表示不会发生战斗。我建议你们再等两天,没准就能获得你们所需要的素材。”
旁边的布利诺夫,担心斯塔夫斯基会固执己见,非要离开这里,连忙劝说道:“斯塔夫斯基同志,我觉得少校说的没错。我们都在这里待了这么多天时间了,也不在乎多等一两天。如果非要现在就离开,没准前脚刚离开,敌人后脚就来了。”
布利诺夫的劝说,让斯塔夫斯基冷静下来。他心里暗自琢磨,觉得对方说的有道理。自己都在这里待了几天时间了,如果现在就离开,万一自己去的新地方,那里没有战斗发生,而这里却发生了战斗,自己肯定会连肠子都悔青的。
想到这里,斯塔夫斯基点点头,对叶夫列缅科和布利诺夫说道:“好吧,那我们就暂时不离开。不过留在这里,也不是无限期的,最迟等到明天中午,如果这里还没有战斗发生,我就要给罗科索夫斯基将军打电话,请他派人带我们去别的地方了。”
见斯塔夫斯基愿意留下,叶夫列缅科的心里也踏实了许多。对他来说,这位来自莫斯科《真理报》的斯塔夫斯基同志,身兼编辑、作家和记者数职,如果能给他留下好印象,没准他能帮自己的反坦克炮团好好地宣传一番。
刚吃过午饭,叶夫列缅科就接到了装甲兵主任奥寥尔上校打来的电话。
听出是奥寥尔的声音后,叶夫列缅科显得很是激动,这代表上级有作战任务要交给自己,连忙迫切地问:“装甲兵主任同志,请问您有什么指示吗?”
“叶夫列缅科少校!”奥寥尔语气严厉地说:“根据侦察兵的报告,敌人集结了三十多辆坦克,准备向你们那里发起进攻。你们要尽快做好战斗准备,绝对不能让敌人的坦克通过。”
“装甲兵主任同志。”叶夫列缅科赶紧回答说:“不瞒你说,我这几天我们这里始终没有战斗发生,指战员们都等不及了,有不少指挥员过来找我,希望我和您说一声,把我们安排到更重要的地段去。没想到经过几天艰难的等待,终于等到了战斗任务。您就放心吧,我们早已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,绝对不会让敌人通过我们的阵地。”
放下电话之后,叶夫列缅科立即把自己手下的三位营长叫进指挥部,对他们说道:“营长同志们,我刚刚接到了装甲兵主任的电话,他说有大概三十多辆德军的坦克,即将冲向我们团的防区。我知道这几天大家看到友军在与敌人作战,而我们这里却没有战斗发生,早就按捺不住了。因此在今天的战斗中,我希望你们的表现不要让我失望。”
“您就放心吧,团长同志。”叶夫列缅科的话音刚落,一位营长就笑呵呵地说道:“我们一定很好地教训德国人,让他们的坦克成为我们阵地前方燃烧的废铁。”
对于这位营长的表态,叶夫列缅科很是满意。他抬起双手拍了拍对方的肩膀,随后对众人说道:“营长同志们,我们要给每门反坦克炮配备100发炮弹,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消灭来犯的敌人坦克。大家现在都回各自的部队,做好战斗准备。”
等开会的营长们离开之后,跃跃欲试的斯塔夫斯基走到叶夫列缅科的面前,试探地问:“少校同志,能让我们去前沿吗?我们希望能获得宝贵的一手资料,这样在写报道时,才会更加的客观和准确。”
但斯塔夫斯基的请求,却被叶夫列缅科拒绝了:“对不起,斯塔夫斯基同志,您是来自莫斯科的重要人物,我没有资格让您去冒险。假如您真的想了解战斗的情况,我可以安排您到视野开阔的观察所,那里可以清晰地看到战斗的进展情况。”
一个小时之后,德军的坦克出现在反坦克炮团战士们的视野里。
和斯塔夫斯基站在观察所里的叶夫列缅科,等德军坦克距离阵地还有八百米的时候,果断地下达了开火的命令。
一时间,阵地上的三十多门76.2毫米反坦克炮同时开炮,顷刻间,就在德军坦克的前进道路上,掀起一根根冲天而起的泥柱。
斯塔夫斯基举着望远镜,目不转睛地盯着行进中的德军坦克,发现苏军的炮火虽然打得猛,但却没有任何一发炮弹命中了目标。他慌忙放下手里的望远镜,冲着叶夫列缅科问道:“少校同志,这是怎么回事,我们的炮兵打了那么多发炮弹出去,却一辆德军坦克都没有击中。再这样下去,敌人的坦克很快就会冲到我们的面前。”
面对斯塔夫斯基的焦急,叶夫列缅科却表情如常地说:“斯塔夫斯基同志,不要着急嘛。在如常远的距离开炮,要命中快速移动的目标,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”
“那你们为什么不把敌人的坦克放近一些再打呢?”旁边的摄影记者布利诺夫提出了自己的疑问。
叶夫列缅科转头望向布利诺夫说道:“摄影记者同志,敌人坦克移动速度非常快。假如我们像对付敌人步兵那样,等他们进入了距离阵地四五百米的位置再开炮,到时可能打不了几炮,敌人的坦克就会冲进我们的阵地,用履带把我们的反坦克炮全部碾碎。”
“哦,原来是这样。”
虽然第一轮射击,没有击中任何一辆德军坦克,但反坦克炮团的战士们没有气馁,而是在继续射击。
当德军坦克推进到距离阵地还有六百米时,苏军已经完成了五轮射击。两辆德军坦克被当场击毁,直接停在空地上熊熊燃烧;另外有一辆坦克中弹后,还带着满身的烈火,继续朝行驶了二三十米,才完全停了下来。
见到德军的坦克被击毁,斯塔夫斯基顿时兴奋了起来,他转头冲着布利诺夫喊道:“布利诺夫,你看到了吗?德国人的坦克被我们的炮兵击毁了,你快点给那些被击毁的坦克拍几张照片,没准在明天的新闻报道里能用得上。”
听到斯塔夫斯基这么说,布利诺夫苦笑着回答说:“斯塔夫斯基同志,我也想去给那几辆被击毁的坦克拍照,可是距离太远,在这里拍出来,也看不清楚。”
“斯塔夫斯基同志,”布利诺夫刚说完,叶夫列缅科就补充说:“您不要着急,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德军坦克被我们击毁,到时摄影记者同志就可以就近选择几辆被击毁的坦克拍照。”
“那好吧。”斯塔夫斯基听完两人的话,也觉得自己的提议有点过分,被击毁的坦克距离这里几百米,让布利诺夫去拍照,不是让他去送死么?不如等战斗结束,再让他选择合适的目标,拍几张新闻报道所需要的照片:“那就等战斗结束再拍照吧。”
德军的坦克部队继续向前推进。有七八辆速度快的坦克,已经冲到距离阵地不到五百米的位置。这些坦克放缓速度,利用开阔地上的障碍物做掩护,朝着苏军的反坦克炮兵阵地开炮,试图摧毁那些威胁到自己的反坦克炮。
德军坦克炮发射的炮弹,落在苏军的反坦克炮兵阵地上爆炸,大多数炮弹落空了,但也有一门反坦克炮被直接命中,火炮被当场掀翻,火炮旁边的炮兵被炸得血肉横飞。
附近的炮兵战士们,丝毫没有受到影响,依旧在有条不紊地装填炮弹,对着敌人的坦克开火。
战斗持续了四十分钟,以德军坦克部队的撤退而告终。
在这场战斗中,反坦克炮兵团损失了六门反坦克炮,伤亡了六十多人,其中二十多人牺牲。被摧毁的德军坦克有十一辆,倒闭在坦克四周的德军坦克手尸体超过了三十具,算是取得了不错的战果。
当叶夫列缅科将反坦克炮兵团取得的战果,向装甲兵主任奥寥尔上校报告时,罗科索夫斯基正好就在旁边,他想起从莫斯科来的斯塔夫斯基,此刻就在反坦克炮团里,连忙冲着奥寥尔说道:“奥寥尔上校,你问问他们,斯塔夫斯基同志如今在哪里?”
“叶夫列缅科少校,司令员同志让我问你。”奥寥尔对着话筒问道:“《真理报》的斯塔夫斯基同志在哪里,他的人身安全是否能得到保障?”
“装甲兵主任同志,请您转告司令员,就说斯塔夫斯基同志就在我们的身边。”叶夫列缅科向奥寥尔报告说:“我们待在视野开阔的观察所里,我选择的这个位置很隐蔽,不容易被敌人发现。斯塔夫斯基同志的安全,完全能得到保障。”
奥寥尔连忙把叶夫列缅科说的话,让罗科索夫斯基转述了一遍,最后问道:“司令员同志,接下来怎么办,让斯塔夫斯基同志回到我们这里吗?”
罗科索夫斯基并没有立即表态,而是对奥寥尔说:“上校,你问问斯塔夫斯基同志,他是想继续留在反坦克炮兵团,还是返回集团军司令部?”
“叶夫列缅科少校,司令员同志让我问问斯塔夫斯基同志,是打算继续留在你们那里,还是返回司令部?”
别看叶夫列缅科口口声声说可以保护斯塔夫斯基的安全,但他心里很清楚,既然这里是战场,那就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,没准待会儿从哪儿飞来一颗炮弹,直接命中观察所,自己这几个人恐怕就性命堪忧了。因此听到奥寥尔的这个问题,他便将选择权交给了斯塔夫斯基:“斯塔夫斯基同志,司令员让我转告您,您接下来是打算继续留在这里,还是返回集团军司令部?”
“这还用说嘛,当然是继续留在这里。”斯塔夫斯基不假思索地说:“我在这里待了几天,好不容易等到战斗打响,这正是我了解真实战场的好机会,怎么能轻易离开呢?”
搞清楚斯塔夫斯基的想法之后,叶夫列缅科赶紧对着话筒说:“装甲兵主任同志,我已经问过斯塔夫斯基同志了,他愿意继续留下来。他说这里是他了解真实战场的最好机会,不愿意轻易地离开。”
罗科索夫斯基从奥寥尔嘴里获知了斯塔夫斯基的决定之后,微微点了点头,吩咐道:“既然斯塔夫斯基愿意留在反坦克炮兵团,那我们也不勉强他。但你要叮嘱叶夫列缅科少校,一定要确保斯塔夫斯基同志的人身安全。”
<!-- 翻页上aD开始 -->